会员登陆  注册帐号  实名认证入口
您当前的位置:新型建材-首页 > 行业新闻

追梦路上 砥砺前行——中国建材总院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文)

时间:2019-09-26 10:24:46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京港视通报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如《易经》所言,秉持正念、效天法地、勇往直前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昂首阔步走向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中国建材总院)作为中国建材行业的“中央研究院”,不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不论身处顺境逆境,始终不忘初心,励精图治,砥砺奋进,追逐梦想。这一追就是69载春秋,紧紧跟随新中国70周年成长的步伐。

  北京朝阳区,东五环的管庄,通往北京副中心的要道地段,一座已有63年历史的平实质朴的院落静静隐匿于闹市之中。暖灰色院门上,印刻着我国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几个扎实的金字,诉说着这个院落的厚重与积淀。

  69年砥砺奋进、69年春风化雨。1950年10月,中国建材总院前身重工业部华北窑业公司研究所开启中国建材科技事业的篇章,历经1954年、1972年、1988年、1999年、2004年的几度调整、数易其名、多次改革,始终不忘“国家发展建材工业”的初心使命,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闯劲,一股滴水穿石的追梦韧劲,紧跟国家改革发展的时代步伐,十几年前与中国建材集团战略重组更是成为跨越式发展途中的关键步伐,演绎国家大型科研院所“迎难而上、阔步转型,科技领先、服务建设,勇抓机遇、创新驱动”的追梦故事,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建材工业的发展壮大谱写了灿烂篇章,被誉为“中国建材科技的摇篮和发源地”。

攻坚克难

开启新中国建材科技事业新篇章

  69年前,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全面开启新中国建材事业以发展国家建设刻不容缓。

  1950年9月在北京市崇文门外花市大街南面的旋马下湾一条小胡同内,成立华北窑业公司研究所开始。从1950年到1954年,旋马下湾研究所,在党和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只有几十个人的努力,克服了解放初期物质条件的种种困难,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初创作出一定贡献,为合并后的水泥研究工作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1951年沈阳市成立了东北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研究室。

  1954年5月,中国建材总院把这两个单位合并到北京市东郊管庄正式成立。几年内,原本荒僻的京通(州)道上涌现了能源、纺织、生化、国防、机械等一批科研设计单位,气象为之一新。

  1956年,国家制订科技发展12年规划,响应中央号召,中国建材总院内“向科学进军”的气氛愈浓。

  历史翻过了快70载,最初的这数10位职工,无论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技工,都是我们今日中国建材总院的建院“元勋”,黄大能、吴中伟、王季周、徐振昌、刘雨辰、于克军和乔守经、李春、王振荣、汪亦鲁……

  建院之初,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迫切需要,中国建材总院除了深入开展传统建材,如水泥、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等研发外,在国内率先开拓了特种胶凝材料、水泥制品、玻璃纤维、玻璃钢、石英玻璃、工业技术玻璃、特种陶瓷等学科领域的研发。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建材总院紧紧围绕国家建设攻关夺隘,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中国第一块石英玻璃、第一根无碱玻璃纤维、第一块航空防弹玻璃、第一块玻璃钢板、第一根光导纤维到水泥窑外分解技术、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特种水泥等,开创新中国建材科技先河,填补了一项项科技空白,创造了无数辉煌。

  可是,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1970年下半年,国务院各部委科研设计机构纷纷被撤销或下放基层,中国建材总院的建制被撤销难以幸免,科技人员大批下放企业,面对这种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同志仍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搞科研与生产,有的取得了很好成绩,如代表20世纪最新水泥工艺技术的水泥窑外分解就是在1972年试验成功的,其他还有浮法玻璃工艺试验,减水剂项目研发,以及一批军工科研技术成果。

  得益于当时国家建委相关领导的最大努力,尽可能地保存科研实力,历经两年曲折,1972年8月中国建材总院终于在原本诞生她的管庄土地上得以重新组建,肩负着新的使命,走上了重新创业、开拓前进的新征程。

阔步转型

探索我国转制院所发展的“第三种模式”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但环境变化又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央领导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改革的方向。由此,管庄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

  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中国建材总院主动作为,开始从事“四技”活动,通过承包责任制形式,将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技术成果推向市场,在短时期内即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使一部分人先富裕了起来,成为中国建材总院改革的第一步,也促使中国建材总院成为最早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科研院所之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建材总院着手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筹备、兴办科技产业,启动第二步科技体制改革。连续“两步走”的改革为中国建材总院人积累了宝贵的改革经验,为后面的全面科技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年,世纪之交,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中国建材总院历史发展的分水岭。

  当年,在国家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务院一纸文件,让中国建材总院和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一起,一夜之间站在了时代变换的转折路口,成为首批践行改革的探路先锋。

  然而,告别习惯了多年的传统机制,面对重重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定位、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成为中国建材总院领导班子日夜思索的问题。

  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历史从来不等待任何犹豫者、观望者、徘徊者。转制对于中国建材总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直面传统的事业型单位对改革发展的束缚,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适应改革、把握改革、深化改革”,才能带来新生,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勇立潮头。

  “如果继续等、靠、要,就是死路一条,哪怕是试错了,对于我们也是宝贵的财富。”中国建材总院院长姚燕回忆起当年转制的历史,言语中充满了力推改革的坚定。这种坚定,不仅是中国建材总院领导班子的坚实表达,同时也是中国建材总院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真实写照。面对“前方断粮草、后方无支援”的改革现状,中国建材总院的科学家们毅然走上了探索“科技实业”的改革道路;在生存危机的层层重压和盘根错节的矛盾中,掀起了一轮“真刀真枪”的阔斧改革。

  “战略、体制、人才”,中国建材总院准确把握一个转制科技企业成功所应具备的核心要素,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科技企业命脉,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以最大限度激活科技生产力,同时发扬“二次创业”精神,在经历了6年的梳理和探索后,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适合科技型企业的现代化运行机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开发创新体系,为转制之后的跨越式发展铺路架桥。

  寻梦路上的破冰革新,让中国建材总院再次找到发展的方向。

  2004年,中国建材总院再次率先满足国家进一步改革发展需求,与中国建材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成为首家进入大型企业集团的中央科研院所。

  2006年,整合中国建材集团所属的12家科研设计单位,组建成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对中国建材总院的这次重组寄予深厚期望,他表示,中国建材总院要建设成为我国材料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建材行业科技进步的龙头,进而提高我国建材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样的两次重组,不同于科研院所转制发展的两种传统模式,既不是科研院所直接转制为企业独立经营,也不是科研院所直接进入产业集团成为其科研中心。2006年4月20日和7月24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到中国建材总院调研后指出,中国建材总院的改革发展模式符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潮流,被上级领导称为“转制院所改革发展的‘第三种模式’”。

  而在姚燕看来,如何让“第三种模式”充分发挥1+1>2的重组效应,既是顶层设计,同时又是发展战略,对于中国建材总院今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建材总院怎么办?建材科技怎么发展?姚燕和班子成员通过多次讨论,达成共识: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和强大才有话语权。“面对建材开发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只有发挥人才和科技资源的集合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更好更快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做强科技产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行业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姚燕清醒地认识到当时发展环境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建材总院“科技领先,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既是中国建材总院数10年的初心使命,也为重组后的战略调整奠定了基础。

  对于重组后的中国建材总院,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指出,重组后的中国建材总院应该是国家级建材与新材料重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平台、建材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服务平台、建材与新材料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平台、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建材行业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平台,以及国际建材与新材料学术和技术的交流平台的“六大平台”战略定位。

  在“第三种模式”的探索实践下,中国建材总院明确了“631”发展战略,围绕“六大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资源整合,形成“科研开发、科技产业、检验认证、工程设计与承包”的四大业务板块,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企业,成功指引了中国建材总院自重组后十余年的跨越发展,为今后的大踏步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中央科研院所全面转型、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科技为魂

放眼国际倾力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

  如果说在改制转型的大潮中,思想、观念、制度、模式的全面创新让中国建材总院化蛹为蝶,那么秉持“科技创新”这支点石成金的魔杖,让中国建材总院不但一直雄踞我国建材科技的巅峰,也让中国建材行业的国际声音越来越响亮。

  2015年金秋,世界水泥界目光齐聚中国,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水泥学术界“奥林匹克”大会——ICCC(InternationalCongressontheChemistryofCement)首次在我国举行。这场盛会,吸引了国际上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外国专家学者共赴北京,与来自国内的6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一道,共商“低碳水泥与绿色发展”的新蓝图。

  “我们辗转20余年、5次申办才最终赢得主办权,但我们向国际水泥界呈现了一次无与伦比的盛会,让世人见证了中国水泥的科技水平,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腾飞发展的实力。”大会组委会主席姚燕谈起申办的艰辛过往,更多的流露出中国人成功申办并主办此次大会的圆梦情结。

  对于这场始于1918年英国伦敦的盛会,多年来,我国屡屡申办却均无功而返。究其原因,国际某些知名专家认为,国际水泥化学大会是一个理论层面的科学盛会,但你们中国水泥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而姚燕却并不认同。她认为,在水泥混凝土领域,中国能跟国际对话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中国的水泥装备和技术也后来居上,早已是国际市场的新星。于是,她们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组织了国内十几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近40位学者筹备申办报告,精心准备了如申奥宣传片一样的申办电视片,扛着几大箱申办材料,全力以赴地承担起宣传中国近年水泥科学的重任,最终在与澳大利亚、巴西和墨西哥的角逐中胜出,获得2015年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的主办权,这场辗转20余年、申办5次才最终赢得主办权的国际盛会,成功向国际水泥界呈现了中国水泥的科技水平,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腾飞发展的实力,彻底扭转了国际水泥界认为“中国水泥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长期误解。

  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作为我国建材领域规模最大的科研开发机构,科技创新是中国建材总院人传承梦想的精神所在,是融入到血液中的DNA,科技创新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指引着中国建材总院人前进,向更高更远的梦想挑战。

  从率先自主研制水泥窑外预分解技术、出口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成功发明世界三大浮法之一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技术,世界领先的硫铝酸盐、铁铝酸盐特种水泥等60余种特种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一直引领我国建材科技进步,为国家的基础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到我国首例无碱玻璃纤维,第一根光导纤维、第一块石英玻璃、第一块航空防弹玻璃,促进了中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有厚重的历史,但面对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科研机构,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是国家发展建材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国建材总院的时代责任。”这是中国建材总院院长、时任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主席姚燕践行“科技强国”的心声和梦想。

  中国建材总院向世人展示的国际科技形象来源于强有力的科技实力。2006年,中国建材总院成功申请3亿元的国有资本金,建设了国际一流的实验室研发基地,面对国家、行业、集团发展的战略需求,针对绿色建材科学的国际前沿问题,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建材绿色化等应用基础理论问题,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科技带头人,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2012年,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目前,中国建材总院以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构建了8个国家和行业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和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科技中介机构、30个国家和行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7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12个各类学术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领域涵盖水泥、混凝土与新型建筑材料、玻璃与特种玻璃、陶瓷、耐火材料与新材料等建材行业主流领域,业务贯穿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标准制定与检验认证、实验仪器与生产装备制造、工程设计与总承包全过程。

  此时,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中国建材总院高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展示国家、行业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黄丹华称赞“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很高,走在了央企的前面”。

  69年科技引领,69年创新为魂。中国建材总院共完成国家和行业科研项目3200余项,荣获150余项国家奖励和1200余项省部级奖励,主持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400余项,发布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全面进入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重大国防工程等科研计划,研发出一大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神舟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灾后重建等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项目,成为建材工业国家科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行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2013年,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称赞“建材集团与建材院重组快10年了,成绩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际一流研发平台初步建成”。

  如今,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中国建材总院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累计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课题36项),以及多项军品配套研发项目,实现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达210余项,获批国拨经费达5.84亿元。

  面对我国大力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建材总院正在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布局,力争通过中国建材总院69年的技术积淀,积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整合行业研究队伍,最大限度地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并研发出高水平成果,为建材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贡献力量。

  科技是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发展,动力强劲。高举科技创新火炬的中国建材总院人,在寻梦的道路上,昂首阔步,铿锵前行。

跨越鸿沟

多次演绎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传奇

  俯瞰北京的城市布局,西北分布着全国最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东部则是聚集发达产业群落的城市经济中心。而中国建材总院这所新中国“元老”级的科研单位就独独坐落在距离产业集群、经济“心脏”只有几公里的地方,地缘的优势似乎冥冥注定了它与产业和资本的缘分。

  2006年8月2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我国首家耐火材料企业成功上市,股票简称“瑞泰科技”,股票代码“002066”。

  2016年11月9日,我国首家集检验与认证一体化的国有控股公司成功登陆上海主板发行上市,股票简称“国检集团”,股票代码“603060”。

  10年,中国建材总院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指引下,不断打破传统,运筹帷幄,成功打造两家上市公司,不仅是中国建材总院成功演绎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传奇故事,更是建材行业实施产研结合、打造建材科技强国通途中的两个典范。

  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资源整合的规模化,是让科技在产业化的土壤里与资本拥抱、生根、开花、结果的必经之路。“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没有经验可借鉴,科研单位能做成企业就已经很困难了,要上市难上加难。”在中国建材总院副院长、瑞泰科技董事长曾大凡看来,瑞泰科技能成功上市离不开它独特的科技资源背景。科技创新是瑞泰科技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国家级研究机构十分稀少的耐火领域,瑞泰科技成为了中国建材总院实施科技成果与资本融合的最佳选择。

  总院将陶瓷耐火材料研究所中耐火材料专业的研发力量部分剥离,对耐火材料专业的科技资源,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了资产、资源、机构和人才重组,形成了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规范经营的现代企业。2001年,联合5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完成了耐火材料行业的联合重组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耐火材料综合服务商之一。

  瑞泰科技的成功上市,使中国建材总院探索出将分散经营方式组建成集“研究—开发—制造—工程”于一体的全链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型模式,四大业务板块之一的科技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科技产业群,科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

  “资源重组,科技为魂”成就了瑞泰科技,也同样成就了国检集团的成功上市。就在“瑞泰科技”上市的前一年,也就是2005年,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TC)刚刚成立。它整合了中国建材总院旗下20多个国家、行业的检验认证资源,得到了时任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的高度肯定和鼓励,认为“该中心为我国建材事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检验认证,提供了一个科学、公正、权威的平台,对于推动我国建材事业及整个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

  “检验认证很特殊,它属于第三方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不同,是推动建材工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实施路径,也会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行业。”中国建材总院在坚持多年的改革道路上,一直葆有高度的时代敏锐性,对检验认证行业的未来充满期望。CTC的成立同时也预示着挑战,由于我国检验认证行业发展起步晚、数量多、分布散,只有走规模化、资本化道路,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一席之地。”自此,CTC开启了“分步整合改制、规模化发展”的改革新路,先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国内重要战略区域检验认证机构,组建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向中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历经7年的集团内外部战略重组,踏步式机制改革,2016年11月9日成功登陆上海主板发行上市,终于成为我国首家集检验与认证一体化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通过有机的融合再生,CTC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快速增长,已成为拥有14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及7家分公司,授权参数1万多项,产品和方法检验标准2200多个,拥有国内外各类授权资质21个,检验业务涉及的客户数量突破10万家(次),认证业务涉及的客户数量突破1.7万家(次)的我国建材与建工检验认证领域的龙头企业。10余年来CTC收入增长20倍,利润总额增长20倍,资产总额增长近30倍。

  传统的检验认证机构,其发展模式往往是采取“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但是中国建材总院却剑走偏锋,大胆尝试。十年、四次体制改革、数十次整合资源,将CTC发展成为我国建材及建工领域规模最大、业务最齐全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

  如果说瑞泰科技和国检集团2家优质上市公司成为总院探索资本化运作道路上的“哼哈二将”,那么2019年的中国建材总院山东基地成为央地合作共同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示范项目,为中国建材总院在新时代不断谋求自身改革发展,进一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这场源于一项黑科技欲展翅高飞的项目,从2018年11月中国建材总院与山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2019年9月全面共同建成“科研开发、检验认证、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孵化转移的产业基地,受到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等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合力创造了“枣庄速度”的央地合作佳话。姚燕院长睿智果敢、雷厉风行的务实作风被刘家义书记赞叹为“李云龙式干部”,彰显创新、责任的企业家精神成为中国建材总院新时代不断践行科技资本化道路上的新名片。

  2019年9月,以中国建材总院牵头、联合国内“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多家单位的“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方案正式获批,成为山东省首批创新创业共同体。走出管庄,走进地方,中国建材总院精心培育的新时代双创基地,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要素融合,突破一批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建设和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和人才团队,实现一批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形成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既做技术创新的领路人,又做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中国建材总院在产研之间搭起的桥梁不仅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也使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社会,不再封尘于象牙塔中。

人才强企

倾力营造中国建材科技人才摇篮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对于追梦路上的建材科技旗舰,在培养一支科研能力强、工作作风硬、敢打硬仗、团结一致的科技劲旅同时,打造建材行业高素质科技人才开发和培养平台,是中国建材总院践行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中国建材总院要发展,就要围绕发展需求,实施人才战略。如何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一直是姚燕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立业、在这里建功。中国建材总院作为“中国建材科技的摇篮”,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硕博学位培养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诸多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为现有人才营造了“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良好氛围。

  在中国建材总院,一大批像姚燕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从迈出校门的那一刻起便与中国建材总院结下了不解情缘,成为了中国建材总院事业发展中最可以信赖的生力军,肩负起了时代、国家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中国建材总院作为“中国建材科技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材科技人才。同时,老一辈总院人关爱青年后备成长,倾囊相授,代代相传,形成了优良传统与精神财富,成为了多年来科技创新、基业长青的制胜法宝。

  转型后,中国建材总院全力优化用人机制,不断深化“以岗位工资为主,员工薪酬与业绩、贡献紧密挂钩”的企业分配制度,使“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高能低、薪酬能升能降”成为共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并建立职业生涯发展体系,为员工拓展职业发展双通道。

  良禽择木而栖。中国建材总院对急需人才、特殊人才的引进始终张开双臂,根据转型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引进思路,加大海外高层次研发人才与职业经理人两种跨界人才的引进力度,大力推进科技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多年来,通过中组部的“千人计划”、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建材总院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引和汇聚了多名薄膜材料、水泥与混凝土研究领域的海外高端人才。同时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重要载体,不断拓展新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承担了一些重大工程项目。

  家有梧桐树,总会引来金凤凰。如今,中国建材总院已吸引了6名进站院士,引进3名“千人计划”专家,聘请2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构建出10余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在“请进来”的同时,中国建材总院还注重强化自我造血机能,不断将优秀人才“送出去”。他们通过与世界知名研究机构与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有力推动学术骨干的复合型、跨学科、国际化发展。这种方式,为中国建材总院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不同专业领域的高水平科学家、领军人物和科研人员。

  良好的“鲶鱼效应”,持续不断国际化方面深化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建材总院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而关注培育青年骨干人才成长,也是中国建材总院人才战略的主攻方向。中国建材总院在(管庄)本部5个研究院内部组建26个研究所,着力培养并提拔了一批“80后”青年干部,构建了“建库动态跟踪、设奖分类培养、推优重点选拔”的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院情、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新路子。

  中国建材总院创新制定了“青年科技人才年度科研业绩追踪制度”,并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库”,分析科研业绩走势,动态调整培养重点,实现了培养工作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他们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先后设立“青年基金”“前沿探索基金”“吴中伟青年科技奖”等系列奖项,全面激活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激励他们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他们开展科研团队结构分析,重点关注“学术带头人、研究团队骨干、研究团队成员”三个层次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两个方面,建设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研究团队;为把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推到科技创新的最前线,优先推荐青年人才“职称破格、出国深造、分配住房、申报项目、荣誉激励”等。

  2019年5月,中国建材总院在合肥院召开激励机制研讨暨工作推进会议,各单位交流激励机制改革经验。中国建材总院发布了《总院激励机制指导意见》,构建“科技人才薪酬福利激励体系”+“科技人才职业发展激励体系”的激励机制,在新时代里全面完善激发员工创造活力的氛围。

  这些措施为青年科技骨干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科研环境。近年来,中国建材总院有一批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并在行业内已小有名气,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科技专家,他们当中大多数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已经挑起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的重担。

  在人才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建材总院不但有吸引外来人才的梧桐,更有培养青年人才的沃土。如今,一批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队伍,正成为追梦路上的主力军。

顺势而为

不忘初心新常态下迸发改革发展新动力

  对于建材行业来说,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未来几年我国建材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产业转型整合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2025”“科技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使新形势下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建材总院深刻认识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将是建材行业再次腾飞的有效途径,并为持续推动建材行业适应新常态的转型升级做好了全面准备。

  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中国建材总院紧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与欧洲水泥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亚洲水泥与混凝土研究院”(AsianCement&ConcreteResearchAcademy),并于2016年10月在阿拉木图成功设立中亚分院,进一步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努力成为向国际市场提供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和高端产品的主要贡献者,不断提升国际交流的话语权则成为了中国建材总院人积极努力的方向。在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中国建材总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业务,旗下企业、科研院所的业务分布于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以欧洲企业为主的境外企业130余家。

  2016年,中国建材总院做实全面梳理管理职能,纵深推进做实发展,围绕“科研开发、检验认证、科技产业、工程设计与承包”四大业务板块,全面构建“大总院、大服务、大资源、大数据”的发展体系,在经营管理、科研创新、科技产业、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稳中有进的良好业绩。

  2017年,中国建材总院改制为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在秉持“科技领先、服务建设”的理念下,在持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69年来,伴随国家改革开发的步伐,中国建材总院牢牢把握新时期的改革政策,有力的发挥转制院所“第三种”改革发展模式的示范作用,实现了10余年的战略重组的跨越式发展,战略重组后的总院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5倍、利润增长48倍、资产总额增长39倍,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建材服务业100强”,并居100强之首,持续把牢建材科技服务业领军地位,成为中国建材与无机非金属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行业科技研发中心。

  在中国建材总院人看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近70年改革追梦路,中国建材总院始终承载着“科技强国”的磅礴事业,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追逐着国家“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中国建材总院人用忠诚与热爱为共和国铸就建材科技基石,用智慧和汗水为城市塑造美丽容妆。每一幢建筑,每一座桥梁都是他们科技创新的里程碑;每一扇门窗,每一条道路都留下他们艰苦卓绝的印记。

  让中国的建材科技屹立于世界之巅,让高科技建材服务更广大的人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中国建材总院人不忘初心、义无反顾地永远坚定地踏步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

  --京港视通在线北京报道